• 益气补血为主治疗小儿贫血

    王庆文;

    <正> 小儿贫血是临床常见病,也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本病主要是由脏腑功能不足和气血生化的来源不足而造成的。其总的原则是调理脏腑功能,益气补血。常常从以下3方面考虑。一、辨证求因,知犯何病虽然小儿贫血临床以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烦躁不安为常见症状,但由于引发本病的原因不同,临床表现也较复杂,贫血是标,本质各异,所以在治疗时首先要辨证求因,知犯何病,也就是明确每个患儿的病因,病位,原发病。病因是脏腑功能不足影响了气血生化,还是生化气血的物质来源不足血无以生;是继发于感

    1990年06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1 ]
  •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中医治疗

    徐迪三;

    <正>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以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较为多见,其轻症可无明显的症状,常在健康儿童的体检时发现,重症可见面色萎黄、(白光)白,口唇、爪甲色淡无华,纳呆不思饮食,精神疲倦,四肢无力,体弱多汗,容易感冒或浮肿等症,根据这些症状表现,中医常将它归属于血虚、萎黄、疳症等范畴而进行辨证施治,《灵枢·决气》中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中焦即指脾胃,在正常情况下,饮食物通过胃的受纳与熟腐,将其进行初步的消化,然后再由脾的运化、输布,将其中的精微,转变为气、血、津液等人体所需的物质,输送分布到全身的脏腑、组织、器官,以营

    1990年06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0 ]
  • 医易经传会通

    葛自申;

    <正> 死胎并治,随证用引。临月每日一服,至产顺利不痛。服至十服饮食倍进。琥珀 硃砂沉香阿胶制附子川芎肉桂五味子石斛各五钱牛膝当归肉苁蓉人参熟地续断木香没药各一两一方有牛黄、珍珠、玄胡索各一两右末蜜丸弹子大。每一丸姜酒灯心米汤任下。通畅回生丹胎产气分失调,血乃阻滞,腹痛潮热,传经则心疼胸满,呕逆恶心,浮肿便秘,以及临产艰难,病变百出。此起死回生,功难尽述。当归川芎香附四制玄胡索蒲黄苍术米泔水浸白茯苓熟地黄桃仁去皮尖油川牛膝乌药去皮各一两山萸肉八钱枣仁三钱地榆甘草五灵脂羌活陈皮各五钱青皮木瓜人参白术木香良姜乳香没药去油各三钱大黄四两切片陈酒拌蒸晒六十日

    1990年06期 2+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2 ]
  • 王烈教授治疗小儿贫血的经验

    孙志霞;孟虹;

    <正> 随导师王烈教授应诊中,对其治疗小儿贫血,主要是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混合型贫血颇有体会。于诊之暇,王老指出:夫婴幼者,脏腑娇嫩,气血未充,喂养不当,营养失调,所患贫血者日增。贫血者血亏,亏者皆虚。此虚乃病理之虚,与《素问·通评虚实论》的“精气则虚”之理同义。因此,治小儿此类贫血应立足手“虚”,其“虚”不仅囿于血虚,而且与脏的功能活动有关。正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所云:“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血气相关,实本于脏腑。结合小儿贫血的发病与证治实际,临证所见病者血虚气亦虚,而气血虚的复杂的原因,缘于外者,见风火热毒,损脏耗血,伤于内者,营养失调,日久则脏虚血亏。所以,王老告谓:小儿贫血诊视不难,辨其证实属不

    1990年06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08 ]
  • 缺铁性贫血证治浅谈

    宋从有;宋景萍;

    <正> 小儿贫血大多数是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致使脾肾亏损,气血两虚,且以脾虚为主。脾胃虚弱,运化失健,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则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一、肾与血的关系“血之源头在于肾”。“肾藏精,血为精所化”、“肾主骨生髓化血”。因而益气血养心肾,补髓填精是强化生血之源。小儿先天不足,肾常虚,所以当肾功能低下时便可影响血液的化生,而出现血虚之病理改变,其主要表现为:1.肾阴虚型:证见腰膝疲软无力,手足心热,时发低热,咽干口燥,睡卧不安,失眠,有时衄血,年长儿可见眩晕,耳鸣,舌质淡或舌边

    1990年06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15 ]
  • “心主血脉”与心钠素的研究

    王忠云;张卫国;

    <正> 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而藏象学说则是辨证论治的核心。心为五脏之君主,其生理功能极为重要。然而,“心主血脉”的物质基础是什么?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心钠素的发现与合成,对心脏功能本质的认识,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试对“心主血脉”与现代医学对心脏的认识进行比较,以初步探讨“心主血脉”的物质基础以及对临床治疗的意义。

    1990年06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9 ]
  • 黄中槐治疗癌证验案介绍

    韩先知;

    <正> 癌证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常见多发病,属疑难杂症范畴。黄中槐名老中医自70年代初期便从事本病的中西医防治研究,曾系统治疗100多例,(各种癌证),收效颇佳。兹摘案例2则介绍如下:案例1:张某,男,57岁,湖南省津市人,工人。自诉:年轻时经常咳嗽,每遇冬春则甚,屡治不愈。1957年10月开始,觉左胸闷胀不适,时而刺痛。咳嗽加重,吐白色粘液痰并夹血丝,食纳减少,身体日渐消瘦。历更数医,均以“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论治无效,病情日趋严重。1976年5月11日在津市人民医院摄胸片检查,诊断结果“肺癌的可能性大”,建议赴上级医院确

    1990年06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6 ]
  • 董治中老中医妇科治验三则

    崔善荣;王希军;

    <正> 1.产后败血冲心案王某,女,38岁,于1973年5月产后急诊。该患已顺产2胎,此次娩1男婴,产后恶露点滴不下,子宫停至脐上,不能复原。出现烦躁不安,心胸闷痛,呼吸急促,不得安卧等证状。诊见:惊恐烦躁,面红神微,脉浮大而数,心窝下有碗口大包块。观其脉证,诊断为产后败血冲心,证属危候。治以祛瘀生新、活血止痛。急煎生化汤加奇命没竭散:炮姜15克桃仁15克川芎10克当归25克丹参25克甘草10克,水煎童便为引,没药10克血竭10克,共为细末,中药冲服。服药后立见成效:呼吸平稳,神态自若,按腹子宫复位,恶露已下。虑其元气已伤,

    1990年06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5 ]
  • 顾丕荣运用化湿泄毒法根治哮喘

    满叔梁;程建英;

    <正> 顾丕荣主任医师(1911~)积60年临证经验,揣摩出过敏性哮喘其标是痰气,其本是肾虚。而其最根本之病因,乃是湿毒。所谓湿毒,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大多发自孩提奶癣之时,后天大多得之麻疹、百日咳等病之后。因为顾师在长期临床观察过程中发现,过敏性哮喘患者多伴皮肤湿疹或鼻、耳、眼等官窍作痒。询之大多幼有胎癣,且其发作与居处潮湿及嗜食肥甘时鲜、或接触瘴雾之气有关。患者大多脉濡,苔腻,为湿毒之明证。顾老治疗本证,发作时辨证治其标。因其为外受非时之邪或鼻吸异气而引动膈间胶固之痰发病,当宣肺化痰,疏肝达郁。药用:炙麻黄、杏

    1990年06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20 ]
  • 中医药治疗急症的体会

    马超英;

    <正> 近年来,笔者有幸参加国家级急症(高热厥脱)临床研究课题,并随导师万友生教授在江西高安、上高、丰城、樟树等地收治各种急症病人800余例,收到满意效果,兹举数例,并谈点粗浅体会。例1.欧阳某某,男,20岁,农民,1987年11月14日时入上高县人民医院传内科。5天前因劳累过度,不慎受凉,始觉恶寒发热(T39.7℃),头身腰痛,四肢疼痛,肢倦乏力,在当地卫生院按感冒处理,病情逐渐加重,出现体温反降,神情淡漠,精神萎靡,四肢不温,尿少而入院治疗。查体:T37.8℃,P120次/分,R24次/分,BP9.31/5.32KPa,面色苍白,球结膜充血水肿,软腭瘀斑,右腋下密集条索状

    1990年06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6 ]
  • 健脾汤治疗老年脾虚证

    赵玉春;

    <正> 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脾虚可导致多种疾病发生,老年人器官和组织萎缩,重量减轻,结构及功能逐渐老化,加强脾胃疾病的防治尤为重要。我们于1989年应用健脾汤对老年脾虚证进行了临床观察,不但疗效肯定,而且对免疫球蛋白有一定的影响,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0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男女之比为2∶1,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脾虚证病史半年以上。治疗方法均服健脾汤加减:人参、白术、茯苓、三

    1990年06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3 ]
  • 痿证误治案一则

    龚云;

    <正> 张某,男,68岁,干部,1987年10月8日初诊。患双下肢肌肉萎缩,行走不便,上肢抬举无力已年余,曾经××医院诊断为“肌营养不良症”,叠经治疗无效,近日因劳累而发,症状加重,遂来求治。诊见除上述症状外,尚有筋惕肉瞤,动则汗出,心烦眠差,脘腹胀满,纳食欠馨,大便溏薄,日二三行,神疲乏力,四肢不温,舌质淡红,边有齿印,苔薄白,脉弦缓,右脉尤著。证属脾虚失运,生化无力,肝郁血虚,筋脉失养。治拟健脾柔肝、养血濡筋,药予:炙黄芪20克潞党

    1990年06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2 ]
  • 喘证邪实误补案

    白彦隆;

    <正> 常某,男,62岁,1988年1月23日初诊。咳喘、倚息、胸闷加重已5天。患者素有慢性咳喘病史已10余年,每届冬至以后,宿疾辄发,逐年加重。于1988年1月18日因感受寒邪而喘疾发,经医治疗,表邪虽有所减轻,但咳喘,心悸胸闷,汗出,头痛,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已5天。查体:T37.8℃,P120次/分,R42次/分,BP16.0/107KPa,神志清楚,颜面呈紫褐色,表情痛苦,心烦气急,汗出如珠,咯白色粘痰而不利,两肺可闻及湿性罗音伴哮鸣音,剑突下有明显的心脏搏动,心音低钝,肝大压痛,颈动脉怒张,肝颈反流征阳性,唇舌青黯,苔白厚,脉疾。诊断:喘证。心气欲脱,痰浊壅盛。治宜益气固脱,清热祛痰,宣肺平喘。

    1990年06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5 ]
  • 78例阳虚肝郁型卵巢功能失调临床观察

    姚石安;

    <正> 1987年1月至1989年6月,我们以温肾疏肝为主,组成中药方剂,治疗阳虚肝郁型黄体功能不全和无排卵的不孕患者7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介绍如下。一般资料已确诊的黄体功能不全62例,无排卵16例。其中:20~29岁61例,30~34岁17例。不孕时间2年48例,3年21例,4~5年9例。其中原发性不孕62例,继发性不孕16例。诊断标准1.肾阳虚肝郁①婚久不孕,月经先后不定或后期量少,色淡,双乳胀满;②面色晦暗,腰酸形寒,性欲淡漠,情志抑郁,胸闷嗳气,舌淡苔薄,脉细弦。

    1990年06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7 ]
  • 经期杂证举隅

    郑镇茹;

    <正> 妇人经期杂症甚多。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曾先后诊治了“经前湿疹”、“经前消渴”、“经后腹痛”各1例,现摘录如下。一、经前湿疹张某,女,26岁,未婚,职员,1989年8月28日初诊。自述每逢经前3~5日,颜面、手足即出现湿疹,并伴奇痒难忍,月经过后此症消失,伴口渴喜冷饮、胸胁胀满,乳房胀痛,身倦乏力,遇热遇风则重,得凉则轻。已1年有余,经多方医治罔效,本次月经为8月26日。查:舌尖赤、苔白腻。脉弦细数。该患性格内向,平素急躁易怒,故本病的发生,主要是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所

    1990年06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7 ]
  • 单人重力复位法治疗髋关节后脱位

    李新建;王东林;

    <正> 髋关节后脱位在髋脱位中最为多见,其治疗方法虽有数种,但操作较为复杂,要求条件亦较高,给治疗带来不便。我们自1985年以来,据重力原理设计了一种单人重力复位法治疗髋关节后脱位,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病人俯卧于诊查床或桌子上,双手把住床沿或桌沿,双腿自然下垂。操作者背对患者,骑跨于腘窝部,双手握住患侧踝关节位,双足前伸,躯干后仰,将身体重量逐渐压于腘窝位(忌暴力)牵拉肢体使髋关节复位。复位后即恢复关节功能,病人虽能行走,但仍需制动,一般用皮牵引或沙袋维持髋关节在轻度外展中立位3周,以使其损伤的软组织获得良好的愈合机会。合并髋臼后缘骨折者,复位后骨折

    1990年06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2 ]
  • 髋关节后脱位并股骨头骨折1例报告

    王世奇;丁秀清;孙文图;李延春;

    <正> 髋关节后脱位并股骨头骨折临床上较少见,文献报道亦不多。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45岁,因右髋部被车挤伤16小时,于1989年8月30入院。检查:右臀部肿胀,右髋关节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主动、被动活动均受限,右侧大转子上移,右下肢较对侧短缩4cm。右下肢感觉及右足自主活动正常。X光片示:右股骨头外上方有4×4×1.5cm~3之骨质缺损并脱出髋臼,向后上方移位4cm,髋臼内残留一不规则骨折块。诊断:右髋关节后脱位并股骨头骨折。治疗:首先

    1990年06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4 ]
  • 自拟紫癜汤治疗小儿紫癜50例

    成瑞华;

    <正> 笔者应用自拟紫癜汤治疗小儿紫癜50例,疗效满意,特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7~10岁38例,11~14岁8例,15岁4例。其中过敏性紫癜36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4例。病程长者1年半,短者2天。50例中有36例诊前服用过激素类药物和维生素C及安络血等,病情未见好转或逐渐加重。

    1990年06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0 ]
  • 青光眼急性发作误诊1例

    王景文;

    <正> 张某,女,61岁,1989年5月2日初诊。既往有偏头痛史,2天前因意外事故,一急之下,突然左侧偏头痛,左眼胀痛,恶心呕吐,左侧瞳孔中度散大,血压24.8/13.3kPa。当地医院按高血压病并怀疑脑小血管出血收入院,给镇静、降压等对症治疗后,次日除左侧瞳孔稍散大外,其他症状均缓解。当日由于精神刺激,晚上又觉左侧偏头痛,左眼胀痛,伴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有虹视现象,家人发现其左眼红,瞳孔大,角膜混浊,故送我科就诊。查体所见:体温36℃,脉搏92次/分,血压

    1990年06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6 ]
  • 神效内托散治疗慢性骨髓炎37例

    王守义;

    <正> 我科自1986年以来,用神效内托散为主治疗慢性骨髓炎37例,均获满意疗效,简介如下。一般资料37例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7~73岁,以15~50岁者居多(31例,83.8%)。其中病灶发生在股骨5例,胫腓骨10例,尺挠骨3例,手指骨14例,足跖骨5例。治疗方法以口服神功内托散加减为主治疗。方药如下:当归15克白术15克黄芪25克人参20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附子5克穿山甲5克木香5克甘草10克川芎5克大枣10个金银花20克。水煎300毫升,早晚各服

    1990年06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9 ]
  • 观察下眼睑深部蜘蛛点诊断早期妊娠

    赵连城;赵侠;

    <正> 早期妊娠的诊断,一般依据妇科内诊检查,妊娠尿试验或妊娠超声等。我们根据经络学说和对妊娠机理的探讨及结合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查眼睑法可以诊断早期妊娠。从而说明用祖国医学理论,也能诊断早期妊娠。具体方法:医生用拇指将患者下眼睑扒开,在下眼睑(常为双侧)深部,正对瞳孔中心部位,可见2~3条不等或略呈丝状之红丝,中间稍有隆

    1990年06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8 ]
  • 消痔灵过敏一例报告

    刘景文;

    <正> 陈某,女,38岁,患静脉曲张型混合痔2年,于1989年7月18日入院。查:取截石位,肛缘呈环状隆起,腹压加大后加重,肛缘外5点有1.5cm切口痕(于23天前做过血栓外痔剥离术),齿线上3、7、11点均有暗红色粘膜隆起之内痔核。于7月19日,用利多卡因局麻,并分别用“四步”法在内痔核3、7、11点注入1∶1消痔灵注射液40ml,当注入38ml时,患者突然频繁干咳,且逐渐加重,双耳及双掌侧面潮红,自诉头晕不适,立即停止注射。继之上唇出现樱

    1990年06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0 ]
  • 肺心病患者的饮食疗法

    史慧民;

    <正> 肺心病是常见病之一,治疗上有既定常规。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配合医疗的饮食疗法,即合理地选择肺心病患者的饮食来配合医疗。肺心病患者的饮食宜清淡、低盐,忌辛辣、生冷、刺激、肥甘厚味的食物,做到饮食有节,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1.饮食宜清淡、低盐含盐量高的饮食可导至全身浮肿,加重心衰。由于肺心病患者痰热壅肺,津液气化失常,不能下输膀胱而漫溢肌肤,形成浮肿,这时若不限制盐的摄入,就会加重上述症状,使浮肿,心衰加重。低盐饮食,可减轻

    1990年06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9 ]
  • 生脉散加味治疗癃闭

    宋敦成;周成章;

    <正> 李某,男,72岁,1987年7月2日初诊。10天前始小便点滴难下,少腹满胀难忍。前医诊为“前列腺肥大症并发尿潴留”。经导尿、西药治疗,其效不显,求余诊治。诊见:小便消滴不通,少腹微癃胀满而痛。口干舌燥,渴而饮水,喘而汗出,手足心热,大便难,两颧红,唇红而干,舌色深红,苔薄少津,脉虚数,此癃闭证也。乃高龄老人,气阴两虚,金不生水,开阖失司之故。拟用益气养阴,化气行水法治之。方用生脉散加味:生晒参15克麦冬50克五味子30克桔梗5克荷梗30克车前子15克(包煎),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二诊(7月6日):上药服3剂后,口干舌燥

    1990年06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0 ]
  • 黄汗合并腋臭治验

    徐德新;

    <正> 李某,男,38岁,干部,1988年7月26日诊。患者自诉汗出色黄染衣已3个月。3个月前因经常生气饮洒,出现全身多汗,尤以腋下及阴囊下为甚,当时未介意及治疗。后病情逐日加重,腋下和阴囊下出汗色黄,有臭味,邀余诊治。刻诊:型体肥胖(体重90公斤),全身汗出津津,动则更甚,汗质粘腻沾衣,但无黄色,唯腋下和阴囊下汗出色黄如柏汁,染衣洗之不易褪色,腋汗有臊臭气味(素无腋臭)。伴身体沉重,神疲乏力,多眠,心烦焦虑,精神不宁,急躁易怒,口渴喜冷饮,小便赤少,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其它各项检查正常。诊为:黄汗合并腋臭

    1990年06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6 ]
  • 难证治验一则

    金宇安;

    <正> 刘某,男,25岁,农民,1984年4月7日诊。患者两颊两眼皮青黑,细观小点满布,大者成片,已近1年。终日心情不快。现症:颜面小点跳痛,午后较著,伴面颊发热,五心烦热,夜寐盗汗,咽干口燥,身体消瘦,下肢痿软,舌纤赤,苔薄黄腻,脉沉弦细数。辨证:阴虚血热、肝风内动、外风挟湿。立法:养阴清热、凉血熄风、祛风除湿。方药:双钩藤9克白蒺藜9克冬霜叶9克焦栀子6克粉丹皮9克香白芷6克净蝉衣6克炒薏苡仁15克佩兰叶(后入)9克女贞子12克细生地15克蔓荆子6克薄荷(后入)3克白通草9克制龟板9

    1990年06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9 ]
  • 痫证治验一则

    张化南;

    <正> 朱某,男,12岁,1985年10月17日初诊。患者7岁时,因受惊后睡卧两天,醒后自觉头晕一阵,苏醒如常。两周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白沫,四肢抽搐,伴二便失禁,历时8分钟。其后每月发作1~2次经服苯妥英纳和中药后,发作次数减少。但近1个月来,发作较为频繁,每日3~5次,每次发作2~3分钟,醒后除感疲乏外,其它一切如常。经

    1990年06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7 ]
  • 中药配合捏脊治疗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9例

    石晓军;

    <正> “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主要病变在脊神经根和脊神经,临床表现为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和周围性感觉障碍。属祖国医学痿证范畴。笔者于临床应用自拟“扶正治痿汤”配合捏脊疗法治疗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例,男7例,女2例;年龄12~20岁者2例,21~30岁者2例,31~40岁者4例,41~50岁者1例;病程短者2个月,长者6年;上肢瘫痪者2例,下肢瘫者5例,上下肢均瘫者2例。全部病例均经省级以上医院神经科专家确诊

    1990年06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7 ]
  • 头部外伤后失语治验

    荆兆堂;徐福刚;

    <正> 例1.祝某,男,33岁,1990年4月9日诊。半月前头部被木棒击伤,昏迷不醒10分钟,续则烦躁不安,哭闹无常,时而嗜睡,时而呕吐血性胃内容物,5小时后意识朦胧,以头外伤、颅内血肿入院。入院时体温、血压、心率、呼吸均正常,意识朦胧,左额顶可见8.0厘米长的头皮挫裂伤及头皮下血肿,双侧瞳孔等大同园,对光反射灵敏,额纹、口角对称,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肌力、肌张力正常,X线片可见左额顶部广泛线状骨折,而于当日施开颅探查、血肿清除,脑挫裂伤清创、颞肌下去骨掰减压术。术后诊断为头外伤、开放性骨折、硬膜外血肿、重度脑挫裂伤。术后第二天意识尚清楚,

    1990年06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0 ]
  • 复方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60例

    郑红;周新民;

    <正> 我们采用电离子导入治疗机配合复方中药做离子导入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60例,经3个月以上随访,疗效显著,报告如下。治疗方法:采用河北省沧州福利厂生产的KF—IC型电离子导入治疗机。把复方中药药液加温40℃左右,浸透于5×10平方厘米的6层纱布垫上,把纱布垫放于病变部位,然后将放入正极铅板的8×12平方厘米的治疗垫放于上边;再用同样规格的治疗垫用50℃热水浸透,放入负极铅板,置于相应的病变部位,上垫绝缘布,压砂袋,然后开机。电流数量10~30毫安,给直流电15分钟后改为点送10分钟,25分钟1次,12次为1

    1990年06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8 ]
  • 割治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1例

    刘衍富;鲁万久;徐景阜;

    <正>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是患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鼻唇沟平坦,额纹变浅,面肌不能随意运动。祖国医学称为“口眼歪斜”、“歪嘴风”。近年来,我们采用口腔内颊部割治法,治疗该病51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病历选择1.排除中枢性面神经麻痹。2.起病突然,局部有受风或着凉的病史。3.具有典型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状与体征。治疗方法

    1990年06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6 ]
  • 寿胎丸加味治疗先兆流产122例

    王英;

    <正> 笔者于1984年~1989年用寿胎丸加味煎剂治疗先兆流产12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22例患者中,门诊病人84例,住院病人38例。均有停经史,尿妊娠试验阳性,阴道流血。B超可见胎囊、胎芽及胎心。并排除了葡萄胎、死胎或前置胎盘。年龄均在20~35岁之间。曾流产1次者27例,2次者11例,3次者61例。先兆流产发生的时间:6~9周者54例,9~12周者36例,12~17周者24例,21~25周者8例。

    1990年06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5 ]
  • 三痹汤临床应用举隅

    孙果均;王晓勇;

    <正> 笔者临床30余年,运用三痹汤加减治疗各科杂症,得心应手,疗效显著,兹举数例如下。一、产后风湿徐某,女,27岁,1982年10月7日初诊。患产后风湿年余,遍身关节疼痛,腰痛,腿软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血沉:40毫米/小时。抗“O”800单位。投与三痹汤加减:党参20克黄芪30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细辛5克当归15克川芎7.5克牛膝10克续断10克狗脊20克甘草7.5克,日1剂,水煎服。

    1990年06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1 ]
  • 补阳还五汤验案三则

    杨明;

    <正> 近年来笔者用补阳还五汤稍事加减治疗正气亏虚、脉络瘀阻的内科杂证,收效颇显,兹录三则,介绍于下。例1.慢性肾小球肾炎卜某,男,47岁,1989年3月4日初诊。患慢性肾小球肾炎2年,间或腰痛,尿黄,下肢浮肿,尿蛋白+~+++之间。经中西药治疗,其效不显。近几天来自觉症状加重。刻诊:形瘦气短,神倦食少,下肢Ⅰ°可凹性水肿,腰痛,尿黄,汗出不甚,微恶寒发热,(T37.4℃)。尿常规:蛋白++,红细胞0~5,白细胞2~5,颗粒管型+。舌胙色紫,苔白,脉弦滑。小医诊为水肿。乃水湿羁留,久则成

    1990年06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6 ]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五十肩32例

    冯焕章;刘福利;赵冉;

    <正> “五十肩”亦称肩关节周围炎。因年近五旬之人多患之而得名。常因年老气血不足,复感外伤、劳损或风寒湿邪,使筋脉瘀阻所致。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蝎子爬墙功能锻炼,疗效满意。方剂:黄芪50~100克红花10~15克川芎7.5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当归15克桂枝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防风15克水煎服。加减:肩部畏寒甚者加炙川乌10克、桂枝用15克;肩部酸重而沉者加威灵仙15克、薏苡仁25克;臂屈伸不利者加伸筋草25克;气血虚甚者加党参15克、白术15克、鸡血藤20克。

    1990年06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5 ]
  • 补阳还五汤临证举隅

    李力平;

    <正>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尾、赤芍、川芎、地龙、红花、桃仁组成。有补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功。主治气虚血滞、四肢麻痹。笔者据此,临床上灵活加减,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满意。现举验案3则,介绍如下。一、痛经张某,女,16岁,学生,1983年4月14日初诊。上次月经来潮时曾与同学争吵,而后经水中断。本次行经前2日自觉小腹坠痛,胁胀不舒,头晕且胀,纳呆,月经量少,有血块,块下后腹痛减轻。舌质紫暗,脉弦。治宜活血化瘀、行

    1990年06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2 ]
  • 巴豆、马钱子炮制浅谈

    张秀玉;

    <正> 中药炮制有几千年历史。炮制质量如何直接影响临床疗效。明·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说:“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神农本草经》亦说:“药有有毒无毒”,“若有毒宜制”。根据前人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谈一下巴豆、马钱子的炮制方法。(一)巴豆巴豆,别名:肥鼠子。为大戟科常绿乔木巴豆树的成熟干燥果实。1.巴豆仁:取巴豆,拣净杂质,用粘稠饭米汤或稀面糊浸拌均匀。置烈日下曝晒或烘干至

    1990年06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4 ]
  • 金果榄的应用及制备

    刘万库;赵怡芳;关博允;

    <正> 金果揽(Tinospora Capillipes Gog-nep),又名青牛胆。为防己科植物青牛胆的块根,性苦寒,主要成份有苦味素和巴马亭生物碱。其中青牛胆素,熔点195℃(分解)〔a〕D±52.5℃(吡啶)。味极苦、稀释1∶60000浓度,仍有显著的苦味。其主要功能:清热解毒。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咽喉炎、肺炎、急性胃肠炎等。同时亦有降压及抑制结核菌的作用。自1983年以来,我们用金果榄一味,研制成金

    1990年06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5 ]
  • 药烟治鼻炎

    关仲杰;柳静华;

    <正> 笔者根据《浙江民间草药》记载:玉米须晒干,装旱烟筒上吸之治疗脑漏的经验,运用药烟治疗鼻窦炎,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药烟:1.取玉米须晒干,用纸卷成纸烟状,点燃吸之即成。每日早、晚各吸1支。2.取辛夷花10克、白芷10克、薄荷5克、细辛5克、菊花15克,捣碎成绒备用,每晚取少许卷成纸烟状点燃吸之。验案举例:王某,女,21岁,患鼻炎

    1990年06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3 ]
  • 治疗刺毛虫性皮炎的速效药—菊三七

    康芹芳;

    <正> 刺毛虫又名桑毛虫,生长繁殖期主要在夏秋两季。刺毛虫对人、畜及植物均有害。刺毛虫的刺,能随风飘荡,一旦刺入人体,不仅刺痒难受,还会影响身心健康与工作;若禽畜吃了混有刺毛虫的植物,亦会发生炎症。以往治疗“刺毛虫性皮炎”,多采用胶布粘贴,涂清凉油或碘酒,或用青黛擦及肥皂水洗等方法。虽有一定效果,但均不够理想。笔者经反复实践发现,菊三七是治疗“刺毛虫性皮炎”的速效药。

    1990年06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1 ]
  • 七厘散外敷过敏1例报告

    王桂芳;

    <正> 七厘散出自《良方集腋·损伤门》,是一张流传广泛,既可外敷又可内服的伤科方子。七厘散外敷过敏实属少见,然笔者在临床应用中,却出现过敏现象,现报告如下,供同道借鉴。王某,女,56岁,1990年4月20日诊。1年前因做家务活不慎,将左手拇指掌指关节挫伤,自涂红花酒治疗。后每因劳累时则局部肿痛。刻诊:全身状况良好,左手拇指掌指关节处肿痛。予七厘散(白城市中药厂生产)1包加酒调敷患处,药面覆盖一层塑

    1990年06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5 ]
  • 党参多糖的抗应激作用

    李伟;陈颖莉;曲淑岩;

    <正> 党参多糖是党参的主要活性成份之一,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缺氧动物有显著的抗缺氧作用。本文对党参多糖的抗应激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实验材料党参多糖:由本院植化室提供,实验前蒸馏水配成适宜浓度,腹腔及皮下注射给药。动物:小鼠18~22克,大鼠120~160克,购自本院动物室及白求恩医科大学动物室,雌雄均用。

    1990年06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23 ]
  • 人参、黄芪等药物治疗慢性血清病性肾小球肾炎实验研究

    董云珠;苗里宁;顾华;李红;

    <正> 慢性血清病肾炎是循环免疫复合物所致肾小球肾炎的动物模型,其主要病理类型为系膜增殖型肾炎。系膜增殖型肾炎在我国肾炎病人中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我们用人参、黄芪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制成糖浆,对慢性血清病性肾小球肾炎进行治疗,以观察人参、黄芪等中药治疗肾炎的效果,并对机理作了初步探讨。材料和实验方法动物:大白鼠:200~300克;牛血清白蛋白:(BSA);实验药物:参黄浆由本实验室自制,30只白鼠等分3组:对照组、致病组、治疗组。先将每只大白鼠足垫部皮下分点注射完全弗

    1990年06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0 ]
  • 妇康泡腾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王兆华;张大军;金玉莲;仲崇林;李海日;

    <正> 妇康泡腾片是由黄柏、苦参、百部等中药加适量发泡剂,压制成片,其中黄柏占30%。小檗碱是黄柏的主要活性成分。由于小檗碱本身具有颜色,可直接测定吸收度,其吸收度与小檗碱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线性关系,因而可用于含量测定。一、仪器和试药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生产;紫外灯,254nm;微量进样器,50μl。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吉林省药品检验所提供;妇康泡腾片,由本院制剂室提供。

    1990年06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2 ]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洪晓明;李宗华;

    <正> 类风湿性关节炎(下称本病),属中医“痹证”范畴,是一种病因未明,以关节受累为特征的慢性反复发作性全身疾病。早期有游走性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则表现出关节僵硬和畸型,功能丧失,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本病多发于青少年,属疑难疾病,故有必要深入探讨。目前,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现将近10年来有关报道综述如下:

    1990年06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8 ]
  • 《隋书·经籍志·医方》识

    高光震;

    <正> 《隋书·经籍志》,唐魏征、长孙无忌等撰。该书正式采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以书籍内容的性质分类,四部之下又分为四十小类,纲目清晰,部类明确,故为后世目录学家所接受,成为近千余年中国主要的图书分类体系。四部中,经部六二七部,五三七一卷;史部八一七部,一三二六四卷;子部八五三部,六四三七卷;集部五五四部,六六二二卷。此外,尚有道经三七七部,一二一六卷;佛经一九五○部,六一九八卷。全书总计著录八百十七部,一万三千二百六十四卷,加上所录佚文书目,合计为八百七十四部,一万六千五百五十八卷。

    1990年06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3 ]
  • “带下医”辨析

    周益新;

    <正> “带下医”之称,首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其代称妇科医生,古今一辞,略无异议。但因何以之代称妇科医生,却众说纷纭,颇有分歧,概括计有三种观点:一、因妇人多带下病,俗有“十女九带”的说法,故以之代称妇科医生。如新版《辞源》曰:“带下医,即妇科,因妇人多白带病,故称。”旧版《辞海》注释亦同。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医古文研究会主编的《全国医古文函授教材》第一分册与许敬生等编的《医古文选读》二书,在《扁鹊传》的注释中均言:“一般妇科病以带证居多,故名。”

    1990年06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2 ]
  • 《伤寒明理论》串讲(十六)

    夏洪生;金东明;宫晓燕;刘宏岩;

    <正> 不仁【原文】伤寒不仁,何以明之?仁,柔也。不仁,谓不柔和也,痒不知也。痛不知也,寒不知也,热不知也,任其屈伸灸刺,不知所以然者,是谓不仁也。由邪气拥盛,正气为邪气闭伏,郁而不发,荣卫血气虚少,不能通行,致斯然也。《内经》曰;荣气虚则不仁。《针经》曰:卫气不行,则为不仁。《经》曰: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帅,身体痹不仁。即是言之,知荣卫血气虚少,不能通行,为不仁者,明矣。《经》曰: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言此厥者,是正气为寒

    1990年06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8 ]
  • 痹证有痰说

    姜丰山;

    <正> 笔者认为:百病多兼痰,痹证尤如此。历代医家论治痹证,多遵《内经》:“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之旨,采用疏风活血,祛寒除湿,舒筋活络之法为治。但明末清初已有医家认识到痰在痹证中的病理作用,如明·陈士铎《辨证录》:“然而风寒湿之邪每籍痰为奥援,故治痹者必治痰,……痰消而风寒湿无所藏之”。并提到用白芥子之类药物治之,如清·林佩琴《类证治裁》:“有停痰(遍身走痛,二陈汤加羌活、白芥子、风化硝、姜汁泛丸)”。

    1990年06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2 ]
  • 廉泉、玉英、津液之道释疑

    吴中朝;

    <正> “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语出《灵枢·胀论》。历代医家对此阐释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为探赜本义,笔者温习文献,罗列诸说,略陈管见。一、廉泉释疑廉泉之释,向有三说:1.任脉经穴名。如张景岳《类经·疾病类》:“属任脉”;丹波元简《灵枢识》:“任脉经穴”等。诸医家多作此释。2.指舌下腺。安徽、上海中医学院编写的《针灸学辞典》注为“津窍之一,为分泌津液的孔道”。

    1990年06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4 ]
  • 我看“病发于阳”、“病发于阴”

    娄卫海;

    <正> 近读陈宝明同志“《伤寒论》131条刍议”(贵刊90年2期)受益不浅,今就个人认识提出如下看法。研究《伤寒论》不仅要从其本身入手,前后条文互参,而且要研究它的学术渊源及立论基础。正如仲景在《伤寒沦》序文中所言:“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因此研究《伤寒论》不上考《内经》,《伤寒论》中的很多问题就会讲不清楚,说不明白,就很难理解仲景本意。

    1990年06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2 ]
  • 中药针剂在基层中医院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孟继民;

    <正> 1.中药针剂在基层中医院的常用品种。目前各基层中医院里比较常用的中药针剂仅有柴胡、板蓝根、鱼腥草、黄连素、穿心莲、天麻、当归、麝香、川芎嗓、丹参(复方丹参),清开灵、醒脑静等十余种注射剂。2.中药针剂在基层中医院的常用适应症。大多数基层中医院习惯把柴胡注射液作为解热剂,用治各种外感发热证;把板蓝根、鱼腥草、黄连素、穿心莲注射液作为抗感染剂,用治各种感染性炎症疾病。其中板蓝根、鱼腥草常用于呼吸系炎症及外科痈疡,而黄连素、穿心莲常用于消化系、泌尿系炎症;当归、天麻、麝香注射液常作为抗风湿止痛剂,用治各种神经性、损伤性疼痛及风湿、类风湿病疼痛;川芎嗪、丹参注射

    1990年06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0 ]
  • 从“神不使”到“神可使”

    鲁景奎;

    <正> “神不使”一词出自《素问·汤液醪醴论》,对此历代医家注释雷同。因张景岳的注释较为精辟详尽,具有一定代表性,故被后人所推崇,现流行教材及医著多引以为注。张氏注曰:“凡治病之道,攻邪在乎针药,行药在乎神气。故治施于外,则神应于中,使之升则升,使之降则降,是其神之可使也。若以药剂治其内而脏气不应,针艾治其外而经气不应,此其神气已去而无可使矣,虽竭力治之,终成虚废已尔。是即所谓不使也”。临证之中若对此理解偏颇,则往往使医者在

    1990年06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9 ]
  • “阳复太过”刍议

    张金玺;

    <正> “阳复太过”之语,仲景论中并未提及,乃后人注解之词。笔者通过对《伤寒论》的学习,认为此种提法似欠妥贴,今陈管见,以就正于同道。“阳复太过”意即人体阳气恢复太过。单从字面上讲,此语即有不妥之处。因为阳气乃人体正气,正气恢复是可能的,但绝不会恢复太过。若言正气恢复太过,那么正气在什么标准下才算正常呢?况病至厥阴,阴寒极盛,阳气来复尚恐不及,岂会“太过”?笔者认为理解此问题应先明确两点:一是阳

    1990年06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1 ]
  • 《吉林中医药》1990年总目录

    <正>~~

    1990年06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2 ]
  • 德惠县中医院简介

    <正> 德惠县中医院建于1978年12月,隶属德惠县卫生局,是一座中医综合性医院。院长宋敦成,书记张玉栋。该院建筑面积3,950平方米,固定资产100万元,开设病床112张。临床设有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肛科、骨科、眼科、美容科、针灸按摩科、口腔科和急诊室等科室,并有心电、放射线、B型超声等现代医技科室。现有职工272人,其中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20人,包括中医副主任医师4人,中医主治医师21人,

    1990年06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6 ]
  • 下载本期数据